資訊動態
資訊動態
目前,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高速公路充電樁面臨進場難、經營難、社會運營商投資意愿不足等諸多問題。公共充換電設施服務保障能力不足,縣城、鄉鎮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城鄉發展不均衡,城市公共充電場站冷熱不均,小區充電難,運營商對公共充電設施的運營投入不足,充電路徑規劃、站樁導航功能不完善,運維不及時,存在找樁難、找樁慢、故障率高等問題。
2022年兩會正在進行中,為了緩解這些困難,進一步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持續增強我國新能源汽車國際競爭力,來自各地各行業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我國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紛紛提出建議,熱議充換電設施行業的布局、建設、標準、管理等多個方面。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雷軍提出兩份建議,分別是《關于建設新能源汽車碳足跡核算體系的建議》,以及《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大功率快充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
雷軍建議有關部門從頂層設計出發,制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碳減排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各階段減排路徑和目標;制定從原材料到報廢回收全產業鏈碳足跡管理辦法,明確企業主體責任,指導產業鏈實施碳減排。
雷軍認為,當前大功率快充發展主要面臨頂層規劃不完善、企業研發投入壓力大、建設周期長、經濟成本高等問題。為此他建議,強化政策引領,統籌推進大功率快充網絡規劃布局;組建國家級創新合作平臺,加強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及加強建設服務保障,推動大功率充電基礎設施普及。
全國人大代表、煙臺矢崎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工會主席王雁,提交了《關于加快居住區充電配套設施建設服務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建議》。
王雁認為,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是電動汽車普及的基礎和保障,而居住社區作為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極為重要的一環,加快居住區充電設施配套設施建設,有效解決居住社區充電難題,是提振消費者選購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抓手。她建議通過強化居住小區充電服務保障能力,加大居住區充電政策支持力度和加強充換電行業質量和安全監管三方面,全面解決居住區電動汽車充電難題,促進交通綠色低碳轉型,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建議加快明確換電站建設、高低壓箱變、土地及建設審批的相關規定,將其納入國家市場管理規范體系內。建議政府開放公共停車場的資源準入與支持,有效合理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優化換電項目高壓新裝(增容)審批流程,落實壓縮報裝時限要求,放開一址多戶,加快建設周期。
進一步完善換電車型相關政策法規,對換電車型公告法規進行優化,建立換電車型專屬的公告認證體系,形成車電分離下的車與電池的分開認證。同時,進一步完善國家關于新能源車的溯源系統,針對車電分離模式做適應性(如車電分離保險)的優化。
加速推動換電模式標準化、通用化。推動換電接口軟硬件協議的標準化,預設2-3種技術先進的接口形式制定推薦性標準;對換電站的機構、形式、兼容性進行規范化約束,使技術先進的換電站獲得優先推薦;推進換電電池包的標準化制定,使換電電池包真正能夠在不同車企、不同換電站、不同用戶之間互通互換。
全國人大代表尹同躍,建議優化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建設。
尹同躍表示,充電基礎設施是電動汽車用戶綠色出行的重要保障,是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支撐。建議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部委加強頂層設計,推動解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維中存在的問題,助力電動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
他還建議工信部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車和儲放綠色電力轉換、交易和調度機制。同時探索單位和園區內部充電設施開展“光儲充放”一體化試點應用。建議地方政府、電網企業和車企進行戰略層的合作,利用5G+工業互聯網,聯合產業鏈上下游打造新能源汽車與智慧能源融合創新平臺,開展跨行業聯合創新與技術研發,加速推進充電基礎數字化體系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江汽集團高級工程師周福庚,建議提高新能源乘用車充電便捷性,及時打消消費者疑慮。他還認為政策支持可以減少消費者對新能源乘用車即將取消補貼引起售價上升的敏感度。由于新能源乘用車雖然首次購買成本偏高,但通過實施波谷充電免費,可以讓新能源乘用車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有著燃油車無法比擬的顯著優勢,從而大大促進消費者積極購買。
為此,周福庚建議,夜晚波谷充電免費。波谷電量充沛,且電費較為便宜,建議建立獨立的新能源乘用車電價機制,實行波谷充電免費,給予充分的優惠,以進一步減少消費者的用車成本。
此外,周福庚還建議加大高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創新高速公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機制,加快國內主要高速公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和運營管理,破解高速公路“充電難”問題,改善新能源乘用車充電便捷性。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天門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方勇,在全國兩會上提出關于提升公共充換電保障能力、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建議。
沈方勇建議:將充電設施納入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規劃和強制配置標準,出臺高速公路充換電設施專項補貼政策,壓實高速公路權屬單位主體責任,鼓勵高速公路公司、石油石化企業、整車企業、充電運營商等發揮各自優勢,建設高速公路充換電設施;積極破解小區充電難題,各級政府要出臺社區私人充電樁相關落實措施、執行標準和獎勵機制,推動居民小區充電設施“統建統營”工作,將充電樁建設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范疇,在居住區改造時,同步開展充電樁配套供配電設施建設,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
全國人大代表、南方電網廣東湛江供電局吳翔,在兩會期間就針對居民區安裝電動汽車充電樁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
吳翔建議,希望政府對居民區充電設施建設給予政策、規劃層面的導向支持,規劃、住建、發改、交通、供電、消防等各部門全力配合,盡快將與現行政策、標準、規定相悖的內容調整到位。建議住建部門會同電網企業等進一步明確并細化新建住宅小區充電設施配建或預留標準。各級安全管理部門加快制定安全和責任保險相關規定,完善消防與電氣等設計要求,明確充電服務運營商、物業、用戶三方責任界定等。
一方面大力推廣充電服務運營商、物業、用戶等多方參與的 " 統建統營 " 模式,另一方面提高居民區充電服務運營商準入的安全管理和技術服務能力要求。還建議支持充電服務運營商在居民區報裝獨立電表,直接與電網結算電費,鼓勵采取智能有序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充電服務模式,若居民區電力容量出現不足,由充電服務運營商向電網報裝增容,電網企業做好配套電網建設與改造。
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建議“引導電動汽車成為電網儲能終端,將其作為分布式儲能單元接入系統,實現電動車和電網的良性互動?!?
劉漢元表示,此舉能有效提升電網效率、減少供電損耗,大幅提高閑置資源使用率,還能進一步強化可再生能源使用場景,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助力雙碳目標落地。他分析稱,電動汽車充電一次平均可行駛約300公里,而電池充放電壽命在2000至3000次,存在大量的冗余次數。家用電動汽車在閑置時間可以作為電網儲能、微網儲能、小區儲能、家用儲能的一部分,在電網負荷高時向電網反向售電,負荷低時存儲電網過剩電量。此外,電網的智能化改造還將拉動相應投資。
全國政協委員、月星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建議新能源公共充電站建設納入城鎮規劃之中,加快新能源公共充電站的建設步伐,滿足居民便捷出行的需求,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當務之急。
為此他建議:一是,政府部門要把新能源公共充電站的建設,當成城鎮規劃的重要內容,統籌布局。二是,對盈利困難的公共充電樁運營企業進行補貼。建議各地政府將補貼政策由省會城市試點后向所有地市逐步延伸,擴大覆蓋面,促進電動汽車購買使用的積極性。三是,政府應鼓勵新能源科技創新,引導企業加大充電技術攻關,縮短充電時間。加快太陽能、氫能、風電等新模式的應用落地。
全國政協委員、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建設“發聲”。
王均金建議,一是政府收回城市公共充電網點的管理運營權,通過定期招投標的方式,選擇有能力的企業提供統一的管理和運營,并通過第三方機構監督巡查,保證公共充電服務的有效運營。
二是城市政府與國家電力公司加強合作,共同研究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制定出一套對居民小區停車場和地下停車庫電力容量的增擴容政策,并積極引導城市居民小區與附近的企事業單位共享停車充電資源。
三是通過戶用光伏+儲能充電結合的模式,來解決農村居民安裝充電樁電力容量不足、成本高的問題。
四是加速出臺電動汽車“大功率直流充電接口”國家標準,包括不限于技術審查、標準審批等各個環節。